首頁 ﹥ 治療資訊 > 治療相關 > 7. 角膜內環植入術
角膜內環植入術
角膜基質內環片段(Intrastromal corneal ring segments),簡稱ICRS(圖一),是由PMMA聚合物製成的小裝置,植入角膜基質層內,以張力將角膜撐開,不摭擋中央光學區,改變角膜形狀使曲率變平,進而使得角膜的屈光度發生變化,近視度數降低,是治療近視和圓錐角膜的方法之一種。
圖一、角膜基質內環片段(ICRS)。
1966年,Blevatskaya首先提出植入角膜環改變角膜屈光度的想法。1978年,雷諾茲(Reynolds)提議了一個360度圓環的設計概念,植入角膜內,Keravision公司首先用來評估治療近視的效果,但術後都有導致併發症,效果不好。
1996年,INTACS科技公司把360度的圓環改量成為兩片半環,稱為角膜基質內環片段,1999年,獲得FDA核准對低到中度近視的矯正用途,因為效果比LASIK差,所以不流行。2000年,約瑟夫科林(Joseph Colin) 最先提出把角膜基質內環片段用在圓錐角膜的治療上。2004年,美國FDA不需要人體試驗,直接核准INTACS厚度為0.25至0.35mm的角膜基質內環片段,用途包括圓錐角膜的治療。2010年,核准範圍擴展至包括0.4和0.45 mm厚的角膜內環。
目前市面上有好幾種不同類型的ICRS,但在臨床使用較多的是Mediphacos公司的Ferrara環和Addition科技公司的Intacs環段,其他還有Opticon 2000 SpA Soleko和Dioptex的環段(表一),設計(圖二)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小直徑的環段,可使角膜弧度變平,厚的環段也可使角膜弧度更平。所以環段的厚度愈大,直徑愈小,壓平角膜的效果就愈高。
表一、市面上不同類型的角膜基質內環片段。
名稱 |
製造商 |
產地 |
Intacs |
Addition Technology |
美國 |
Ferrara ring |
Mediphacos |
巴西 |
Bisantis Segment |
Opticon 2000 SpA Soleko |
意大利 |
Myoring |
Dioptex |
奥地利 |
圖二、角膜基質內環片段的設計構造。

表二、INTACS和Ferrara環的比較。
特徵 |
INTACS |
Ferrara 環 |
弧長 (度) |
150 |
160 |
縱切面 |
六角形 |
三角形 |
厚度 (mm) |
0.25 – 0.45 |
0.20-0.35 |
內徑弧度 (mm) |
6.77 |
4.4 |
外徑弧度 (mm) |
8.1 |
5.6 |
從前的手術是以刀具在角膜基質層內挖一條圓形的隧道,再把角膜環塞進去,但手術難度高,故不流行。現在用飛秒無刀雷射在角膜內打出两條半圓形的隧道,再把角膜環植入隧道内,位置精準,手術時間快,難度也降低很多。
手術的適應症是近視少於三百度、圓錐角膜和雷射屈光手術(LASIK)後角膜變薄膨出的患者,但在植入角膜環處的角膜厚度最少應有400微米,並且角膜中心不得有白斑;注意的是,植入角膜環並不會阻止圓錐角膜的惡化。手術併發症包括隧道深度不足,這可能使角膜上皮更加脆弱,植入環段位置不對稱,使散光更嚴重,其他如夜間出現眩光和光暈、感染性角膜炎、角膜新生血管、角膜水腫、角膜混濁、角膜融化、傷口裂開、慢性疼痛、環段位移或斷裂等等。
有研究已證實植入角膜環會對圓錐角膜的中央區造成某種程度的平坦化,但它也會造成角膜周邊產生異常的陡峭,導致隱形眼鏡驗配在植入角膜環後變得更困難。所以對於圓錐角膜的治療,美國FDA認為若病人戴上隱形眼鏡後能擁有正常視力、年齡在21歲以下、角膜中心白斑或角膜厚度少於450微米,就不適合接受角膜內環植入。大約在5到10年前,加拿大有一陣子曾流行使用ICRS 植入來治療圓錐角膜,但由於改善的效果有限,病人滿意度不高,近年來手術量已趨於下降,手術的對象只選擇不能接受隱形眼鏡的病人。